外部多重因素挤压下,行业加速洗牌,中国化企加码新材料领域
2022-11-11 11:03:52
外部多重因素挤压下,行业加速洗牌
2022年以来,原油、天然气等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震荡,房地产、纺织、建材等下游行业增长放缓,成本高企叠加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增大,经济效益出现回落,行业整体市场波动性和下行压力加大。
在此背景下,拥有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的民营大炼化企业无疑能够降低成本、获得更大优势,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其中,恒力石化(600346.sh)正是国内最早、最快实施聚酯化纤全产业链战略发展的民营大炼化行业领军企业。公司大力拓展上下游高端产能,致力于打造从“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民用丝、工业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世界级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的上市平台发展模式。
目前,恒力石化正卡位化工新材料赛道,依托大炼化全产业链背景,加强自主创新、扩大生产规模。仅2018年-2022年三季度,恒力石化研发费用便分别达到8.34亿元、9.58亿元、8.26亿元、10.19亿元、9.14亿元,四年半多合计投入研发费用约45.51亿元。
欧洲能源危机影响溢出,原油价格的飙升
2022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欧洲能源危机影响溢出,原油价格的飙升致使市场波动不断。
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原油每吨价格同比上涨55.1%,进口成品油每吨价格上涨36%,进口天然气每吨价格上涨60.7%。
时间迈入四季度,这样的境况并未改善太多。10月26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2022年10月17日-23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58.41,环比上涨1.21%,同比上涨39.72%。
与原油价格增长相伴的,是同样大幅攀升的运价。截至10月25日,成品油运输指数(BCTI)最新值1213,原油运输指数(BDTI)最新值1793,年内涨幅分别达到111%、133.5%。
在原油价格高位宽幅震荡、运价年内持续提升的背景下,炼化、化工行业原材料成本上升,而接近终端市场的产品效益更是承压下行,如涤纶长丝产业链,即“原油-PX-PTA-涤纶长丝”,受成本端价格抬升,终端消费需求偏弱,加之疫情对物流和港口出货的限制,上半年化纤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受到一定程度挤压。
与之相对,近原油端的产品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则大幅上升。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价格涨幅超过上游原料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石化产品,以及新能源锂电池等产业链。毫无疑问,面临动荡的外部环境,高附加、多品种的产业链一体化运营与产品组合供给方式,在面对油价高位宽幅波动与市场波动时,则体现出了更为突出的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与盈利捕捉空间。
打造大炼化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全面竞争能力
高质量、全方位的竞争能力,将成为把握民营大炼化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命脉,亦对整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民营大炼化企业来说,形成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内部产业链形成的上下游一体化。而作为行业内首家拥有“原油-PX-PTA-聚酯”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企业,恒力石化是民营大炼化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2019年,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率先建成投产,使得公司在炼化、芳烃关键产能环节获得战略性突破,成为行业内首家拥有了从“原油-PX-PTA-聚酯”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企业,大幅领先同业。同时炼化项目的投产,也打破了多年来中国芳烃进口依存度高的产业局面。
2021年,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全面达产,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全面投产,实现了公司在炼化、芳烃、烯烃关键产能环节的战略性突破,公司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从“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企业。
恒力炼化项目具备年产450万吨PX设计产能,基本用于满足下游PTA产能的原材料需求。同时拥有1660万吨/年PTA产能,是全球产能规模最大、技术工艺最先进、成本优 势最明显的PTA生产供应商和行业内唯一的一家千万吨级以上权益产能公司。
而在聚酯新材料领域,公司下属子公司康辉新材料在营口基地拥有年产24万吨PBT工程塑料产能,是国内最大的PBT生产商。恒力石化民用长丝产能位列全国前五,工业长丝产能位列全国第二,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涤纶民用丝、工业丝制造商之一。
“目前,我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消费终端需求有望持续复苏。同时行业也将迎来‘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下游需求或将逐步由消费终端向上游长丝端传递,”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恒力作为最早最快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民营炼化龙头,有深厚的规模成本、产业经积淀、创新技术壁垒,有实力渡过行业低谷,穿越周期。”
发力化工新材料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
据统计,2021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9.41亿吨,而国务院颁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无疑,“碳中和”也对化工类企业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而这也倒逼以原油消费为主的民营大炼化企业由“量”向“质”的方向迈进。
2021年,新能源行业迅速腾飞。下游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使相关需求迅速扩大,行业整体一度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
据悉,恒力石化子公司康辉新材料是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能够在线生产12微米涂硅离型叠片式锂电池保护膜的企业,依托康辉新材料在中高端功能性薄膜和塑料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地位,恒力石化深度挖掘新能源对化工新材料的需求趋势,凭借化工平台的战略支撑与下游高端膜市场的多年积累,快速布局锂电隔膜领域。
背靠大炼化,在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500 万吨/年现代煤化工装置的加持下,恒力石化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业务有着坚实的原材料基础和产业配套条件,进入2022年,公司公布了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在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力。
这离不开恒力石化大力深耕研发。仅2018年-2022年三季度年,公司研发费用便分别达到8.34亿元、9.58亿元、8.26亿元、10.19亿元、9.14亿元,四年半多合计投入研发费用约45.51亿元。
持续的研发投入也令公司收益颇丰。目前,恒力石化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规格5DFDY 产品的公司,MLCC离型基膜国内产量占比超过65%,公司在功能性薄膜和民用涤纶长丝领域,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工艺积累,形成了短期内难以复制的行业竞争护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PET复合铜箔作为新一代颠覆性技术产品,成为锂电池产业链一大热门领域。
据华创证券统计,当下国内企业生产光学基膜主要应用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产能严重不足,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而作为PET复合铜箔核心组成部分的PET基膜也正处于大规模应用和国产替代的前夕。
而公司子公司康辉新材自2020年开始对PET复合铜箔用基膜进行立项开发,目前公司PET复合铜箔用基膜已通过下游多家PET铜箔厂商、电池厂商前期验证,后期验证工作有序推进中。
事实上,在目前欧洲能源危机持续扩散的背景下,恒力石化仍坚持推进高端功能性民用和工业用纤维的创新应用,同时,进一步扩大聚酯纤维在清洁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树立行业标杆,向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方向转型。随着公司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抗风险性不断增强,有望成功穿越寒冬。
来源:长江商报、化易天下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化易天下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