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庚化工有限公司
总机:021-50179788
邮箱:skyseven@sky7.com.cn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沪南路2157弄复地万科活力中心B座9层
近期,国际化工巨头对中国的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占中国的比重GDP0.3%的规模对中国化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化工巨头加大中国化工市场规模的同时,必然会引起其他国际化工企业的关注,或形成一定的效仿。2018年7月,巴斯夫与广东省政府签订合同,建设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该项目是中国化工行业第一个外商独资项目,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2020年5月30日,在备忘录签署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该项目的第一批设备正式打桩。2022年9月6日,在湛江东岛,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的第一套设备正式投产。这意味着中国化工行业首个投资100亿欧元的外商独资项目迎来了里程碑。
据相关媒体报道,阿克苏诺贝尔宣布其位于上海松江的装饰漆华东物流基地正式动工,并将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物流基地投资规模约7500万元,坐落于上海松江装饰漆工厂,预计建成后将成为阿克苏诺贝尔全国最大的物流基地。这次在中国物流基地的投入,也是阿克苏诺贝尔拓展全球市场的重要战略一棋。
PPG在华全资子公司PPG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三期项目计划今年6月竣工投产。该项目投资总额7500万美元,年产14.5万吨高性能涂料和5000吨PVC密封胶的生产能力。
立邦位于镇江句容临港工业区的立邦新型材料华东区域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工地,1.6万平方米钢结构厂房正在进行吊装作业,有望在2023年年中建成投产。艾仕得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先进涂料工厂正式奠基,建成后,该占地4.6万平方米的新工厂将生产高性能移动出行涂料。
全球聚氨酯龙头企业科思创,也在积极加大对中国的投入。据了解到,科思创计划在上海新建两座工厂,整体投入达到数千万欧元,主要是以生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D)和弹性体为主。其中聚氨酯分散体工厂计划在2024年竣工投产,弹性体工厂计划在2023年底竣工投产。
全球精细化学品代表企业赢创,也将企业的重要战略发展业务转移至中国,并将中国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赢创在中国的新增投资,主要是位于上海莘庄工业园的研发基地,该基地已正式更名为“赢创上海创新园”。该产业园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实验工厂、应用技术、测试分析服务和风险投资活动于一体,计划打造成为一座综合性的化学品产业园。平头哥认为,该产业园投产后,将会有助于赢创在中国的化工产业业务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在中国化工产业链的全产业链发展。
英力士与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中石化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代表的资产总产能为每年700万吨,价值近70亿美元,包括将建立一个50:50的合资企业,利用其独特的ABS技术生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罗姆集团于2022年7月份对其位于上海的PLEXIGLAS宝克力模塑料工厂进程扩产,扩建后的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默克在中国首个OLED屏的镀膜材料生产基地正式在上海浦东金桥落成并投入运营。
韩国LG计划收购中国聚酯废料回收商树业环保公司10%的股权,此次收购达到230亿韩元。此次收购成功,对于韩国LG在中国投入进一步加吗,对在中国的回收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菱化学(中国)管理有限公司与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签约,将在该区设立三菱化学共享服务中心,集约化管理在华业务。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表示,其已收购中国第三大铜箔制造商九江德福科技价值400亿韩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股票,以确保核心电池材料的稳定供应。
预计,未来时间内,国际化工巨头将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化工产业的投资。
国际化工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化工企业又会有什么影响?
一、有望帮助中国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欧洲、北美、日本、韩国等化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一些产品和行业,特别是高端聚合物材料、高端聚氨酯、弹性料、高端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和添加剂等领域。目前,我国在一些化学生产领域,特别是技术研发和空白化学生产领域,有一定的模仿。国际化工巨头的进入将引进化工企业的高端生产技术,推动我国化工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缩短或赶上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化工的技术差距。
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管理的竞争力。国际化工巨头实现全球战略发展的原因不仅是基于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是基于先进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竞争力,对大中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可以激发中国消费者市场的活力,反向推动中国产业的发展。国际化工巨头增加中国,推动中国化工供应端的发展。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必然会增加高端产品的供应类型和规模,有助于中国产业的升级,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与此同时,高端产品的供应驱动了消费市场的升级,反过来又增加了中国化工企业的压力,从而通过消费端增强了中国化工市场的活力。如果国际巨头在未来继续增加对中国的投资,也有可能在某些领域扭转中国目前的化工模式。国际化工巨头继续增加中国,对化工企业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这是中国化工行业多元化竞争格局的起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化工行业主要是本地化工企业,而外国企业对本地的竞争较弱。在中国未来的化工模式中,有更多多样化的元素。如果中国的化工行业是包容性的,发展道路就会更广阔。
来源:化工平头哥、化易天下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化易天下客服删除。